close

軍聞社 更新日期:"2009/03/22 13:30"
國軍研發無人地面載具的目標,希望能達到網路化、自動化、智能化、系統化等四項重要特性,以符合未來戰場執行軍事任務需求。(軍聞社記者李岳耿攝)

(軍聞社記者李岳耿特稿)現代科技的快速發展,武器設計已趨向精密化,如何減少傷亡是作戰考量的重要因素之一,無人載具可替代作戰人員於無特定戰場的環境實施掩護和偵察操作,在性能上不僅需有良好操控性及障礙穿越能力,並需對固定式目標進行監偵,以迅速提供戰場最新情報。

 「無人載具」的發展包括有無人地面載具(Unmanned Ground Vehicle,UGV),無人水面載具(Unmanned Surface Vehicle,USV),無人水下載具(Unmanned Undersea Vehicles,UUV),無人飛行載具(Unmanned Aerial Vehicle,UAV)等類型。

 過去無人地面載具發展,主要是未爆彈處理的應用,由人員以遠端控制方式操控,其主要功用有限,但在結合智能化、機電整合、影像辨識、網路化技術、工業控制等概念,進一步將其功能擴展後,則在軍用及民用的應用方面,均獲得相當程度的重視。

 由於無人地面載具的技術開發與智慧型運輸有密切關係,相關的自動化技術,將可大量取代人力,民間的實體應用如博覽會遊園導覽車、無人割草機、無人吸塵器等,軍事運用於在戰場中執行偵察任務、或於軍事衝突、天然災害中執行救援任務。

 國內方面對智慧型載具控制的研究方面,像是交大智慧型系統整合實驗室、淡江智慧型控制實驗室、台大尖端控制實驗室、中正大學智慧型自動化實驗室等,均有團隊從事相關研究,也都有相當的研究成果,但大多非以軍事用途為著眼,也較缺乏系統性發展概念。

 國防大學理工學院動力及系統工程學系近代控制實驗室,目前已開發整合具有遠端遙控功能的一百公斤級無人載具「無人自主偵查車」,除結合先前系統開發經驗,並研發具有實際軍事應用價值的載具,包括發展出適合執行軍事任務的載台,以及高精密度的姿態感測元件。

 「無人自主偵查車」系統為四輪傳動設計,下載台為一點五公尺長,一公尺寬,可負重一百公斤,動力輸出為後輪馬達變速驅動,並具有斷電時電子煞車的作用;電力為兩顆十二伏特串聯的鉛酸電池,最高車速可達每小時二十公里,系統主要控制器為工業級電腦(IPC),以節省空間及增加系統。

 無人自主偵查車具有實際監偵能力,上載台為遙控砲塔設計,建立機械臂視覺伺服定向控制的硬體平台,並加裝CCD及雷射測距儀,利用攝影機擷取影像,獲得外界動態目標資訊,透過影像處理的方式,針對欲尋求目標進行識別、定位及追尋,達成視覺伺服控制目標。

 另外,該原型車還具有一公里以上的無線影像及數據傳輸功能;近紅外線及可見光波段影像的觀測能力及追蹤機構;結合全球定位導航、雷射測距、電子方位俯仰標定能力;可結合單兵輕兵器射擊能力及整合單兵頭戴顯示器(HMD)於遠端的操作控制等多項功能。

 二十一世紀是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世紀,新材料和新工藝不斷湧現,並被廣泛應用於軍事上,現代戰爭將是高精度武器與高技術產品的對決,單靠某種技術、武器、或某種領域的優勢,將很難左右戰爭的勝負。因此,未來戰場地面的主要武器,將會以無人偵察車和微型機器人獲取戰場信息,由機器人駕駛或電腦控制的坦克、自走砲和可導控彈藥實施攻擊。

 而國軍無人地面載具的研發,希望朝向網路化、自動化、智能化、系統化等四項重要特性,透過網路傳輸現況資訊,以及全球定位系統、運動控制及視訊觀測傳輸,並具有搜索、感測、智慧型碰撞迴避及清除障礙的應用功能;經由系統發展概念,將建立模組化硬體及功能,使用共同介面交換資訊,除確保在未來隨時運用於載具功能的升級,並符合未來戰場執行軍事任務需求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twinfotechnology 的頭像
    twinfotechnology

    電腦,資訊,科技,手機

    twinfotechnolog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